民国元年(1912年)
8月20日*乌泰举兵“独立”,宣布归顺“大蒙古国”,发表《东蒙古独立宣言》。镇国公旗札萨克拉什敏珠尔同时举兵“独立”。8月22日,东北三省军队奉命开始武装镇压。至9月30日,动乱被平息。共死伤兵丁、群众3264人,损失价银1.37万两、银洋6.66万元。10月,民国政府发布《革乌泰世爵命令》。11月初,乌泰、拉什敏珠尔等人在俄国军队护卫下到库伦(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民国4年(1915年)10月,乌泰、拉什敏珠尔从库伦回到北京。11月,分别被恢复郡王、镇国公原爵,令留京任职。
10月11日*民国政府令鹏束克巴勒珠尔署理科尔沁右翼前旗札萨克,翌年封加贝子衔;令乌思虎布彦署理科尔沁右翼后旗札萨克,翌年11月封镇国公加贝子衔。
民国4年(1915年)
5月*索伦山哈海镇(索伦镇)邮政代办所成立。后改称索伦山邮政代办所。
民国5年(1916年)
1月25~27日*索伦山森林大火,蔓延五六百里,3昼夜后扑灭。
2月1日*成立索伦山宣抚局,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翌年3月15日,改设索伦山设治局。
民国9年(1920年)
5月*索伦商团建立。
7月*黑龙江陆军骑兵第二旅2团1营2连进驻索伦。
民国12年(1923年)
东北电政管理处在阿尔山建立无线电分台。
索伦公立第一国民优级学校成立。设高级班1个,初级班3个。有校长、教师各1人,学生103人。
民国13年(1924年)
东北电政管理处在索伦建立无线电分台。
民国15年(1926年)
2月*索伦山游击队建立,辖3个连。
民国17年(1928年)
10月21日*东北兴安区屯垦军第二团进驻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
10月25日*东北兴安区屯垦军第三团进驻科尔沁右翼后旗察尔森。
10月27日*东北兴安区屯垦军第一团进驻索伦山设治局索伦街。随后,设置索伦屯垦公署。
是年*第九世班禅确吉尼玛自西藏来葛根庙传经。
民国18年(1929年)
3月7日*兴安区第一垦殖局在科尔沁右翼前旗兴安镇(王爷庙)成立。
5月中旬*第一垦殖局出资成立的第一国民小学在兴安镇正式开学。聘蒙汉文兼通的蒙古族白玉山、李南枝和胡鼎卿为教员。招收蒙古族学生40人。由垦殖局供给食宿、制服、笔墨、书籍等项费用。开设汉语文、蒙古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等课程。为本旗新式教育的开端。
5月下旬*兴安区屯垦公署先后接收河南、山东难民共6批3005人,分别安置到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索伦等地。至10月结束。
8月15日*白(白城子)阿(阿尔山)铁路动工修筑。9月9日,成立兴安铁路工程局。至民国20年(1931年)2月20日,白城至王爷庙段竣工通车。“9?18”事变后,工程停建。伪康德元年(1934年)3月开工续建。翌年(1935年)11月1日,白城至索伦全线191公里通车营运。伪康德4年(1937年)10月1日,白城至阿尔山全线337公里正式通车营运。
10月25日*兴安区第二垦殖局在科尔沁右翼后旗察尔森成立。
是年*兴安区屯垦公署主持修筑白城至索伦公路,全长200多公里。
民国20年(1931年)
6月25日*东北兴安区屯垦军第三团官兵将潜入防区内进行间谍活动的日军参谋本部情报员中村震太郎大尉及随员3人,在四方台子(宝河屯)附近捕获。经搜查审讯,中村等人间谍罪证确凿。翌日午夜,团长关玉衡下令将中村等人押赴察尔森后山秘密处决。事后,东北军副司令张学良电令关玉衡:“妥善灭迹,作好保密。”8月17日,日本陆军总部发表所谓《关于中村大尉一行遇难声明》,隐讳了中村等人的间谍罪行,并歪曲事实真相。随即大肆渲染,煽动战争狂热。9月8日,日本内阁讨论“中村事件”。9月17日,东北军荣臻参谋长奉命答复日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称:“中村事件”经调查,现已将关玉衡扣押,即为负责之处理。9月18日夜,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村事件”不了了之。
是年*日本关东军第百七师团5万多人侵驻旗境。